行动源计划是以生态智慧和文化转型为主题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多元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基于实践反思导向的深层行动,从行动经验出发,以青年交流为桥梁,为青年行动者构建协同与创新性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搭建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行动研究平台。
▌名称
行动源计划
The Sources of Action (SFA)
▌定位
我们希望以启迪心灵和思想源泉为依归,催生个体的内在动力,进而转化为身心合一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之自觉。
▌项目一 中国-东南亚青年可持续生活研习计划
一、项目简介
以推动中国和东南亚青年参与生态农业和可持续生活为主要内容,特别关注传统智慧和文化传承、生态农业发展与绿色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经验交流,积累青年参与社会发展的有效经验,增强各国青年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该计划在香港社区伙伴和北京慈海生态环保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将协同菲律宾、泰国的伙伴机构,为研习生提供全程学习交流的组织与技术支持,由资深的导师深度陪伴和辅导,协助大家体验菲律宾和泰国的乡村生活现实,理解农民面对的生计挑战和农业发展面对的困境。同时,我们还会安排研习生与村民分享中国的乡村生活与文化,促进两国民间的文化交流,加深相互间的真实了解,推动中国和东南亚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的经验交流。
二、项目目标
总目标:
以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为指导,增强人才动力,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
①搭建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多元文化包容性的交流和对话;
②促进致力于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学术、企业、公益组织、政府等相关部门人才提升生态思维,践行生态理念。
三、项目产出
培养可持续领域的青年人才,促进人才交流
传播可持续的生活理念
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智慧
四、项目成效
2019年该计划在中国选择了七名有农业、传媒和青年人培养经历的乡村振兴人才,分别派驻在菲律宾和泰国的七个村庄一个半月。
以下是他们在地生活和学习的点滴心得。
此计划共同构建中国和东南亚青年人的交流学习平台,促进中国和东南亚青年基于可持续生活实践的经验交流。项目 协同菲律宾、泰国的接待机构,为研习生提供全程学习交流的组织及技术支持,由中、泰、菲三方的资深导师深度陪 伴和辅导,不仅协助 7 位青年人加深对菲律宾和泰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还拓展与这两个国家民间的文化交流, 加强相互之间的真实了解。
同时这群年轻人在国际比较中认识自我,对可持续生活的坚持具有了国际视野、生命认知和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这一年的计划:
1. 项目团队进一步完善了培养计划和管理机制。
2. 共有7位返乡的青年和NGO工作者参加了第一年的菲律宾和泰国的培养计划,
还有菲律宾7位辅导员、泰国6位辅导员参与了其中的辅导和相关的中期、末期评估。
3. 与中、泰、菲三方的合作伙伴建构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4. 项目团队成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
5. 相关的宣传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改善。
▌项目二 生态化乡村设计与创新计划
启动于2019年6月24日,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生态设计的前沿理论和案例,结合对该领域的重点人物访谈、在地案例撰写和组织专家研论会等多种形式,拓展乡村生态设计的研究。项目把日常生活的在地行动与全球宏观视野联结,以促进工作理解行动的深层意义;协作以行动为导向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可持续生活与学习。
构建生态设计理论
项目组对国内外生态设计的发展状况进行普查,发现大专院校和设计机构有很强烈的愿望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同时,在乡村对设计的进入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由于传统设计是工业化的机械思维,在进入到乡村的复杂情景中遭遇比城市还多的困难和挑战,这使得设计师在选择是否进入乡村的过程中犹豫不前。因此,设计师如何通过深入理解乡土社会,并转化自我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成为进入乡村的前提。
与此同时,在设计界内部对设计的概念也在重新定义。我们深入了解英国盖娅教育的生态村设计/可持续设计项目(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舒马赫学院的生态设计思维课程(Ecological Design Thinking);泰国的觉醒领导力项目(Awakening Leadership Programme);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设计系转型设计课程、辛·范德赖恩(Sim Van der Ryn)团队、F. 卡普拉(Fritjof Capra)团队等不同组织和个人对于社会-生态设计的论述。
在中国的一些研究创新与实践,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产品,而是面向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作为区别于科技和人文的第三文化,设计被认为是社会变革的媒介,它所关心的领域包括建筑、食物、教育、社区、交通、能源、环境,以及有意义的生活。设计师通过专业技术,发挥人类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计划性,审视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系统,追问真实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生态设计是通过联结科技和人文(例如:伦理、政治、经济),创造出符合在特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经久不衰的方案。
访谈、调研和生态设计研讨会
我们邀请了著名的法国设计研究专家约翰·萨卡拉(John Thackara)先生担任项目顾问,在北京就设计概念和目的进行采访,并随后一同参访了昆山城郊的生态创新和城乡融合项目。项目组专访了北京的许义兴(建设师,生态社区整全设计体系)、常镪(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和乡村建设整全工作方法),上海的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可持续设计和社会创新),从不同视角来理解本土的设计发展现状。
另外,我们对贵州雀鸟村、福建内龙村、云南大漠雨村进行了走访或调研。雀鸟村保留着纯朴的山地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它尚未被旅游开发,当地人也积极地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尝试在保持传统和继续发展中保持平衡。内龙村是一个传统的福建客家村落,返乡青年林炉生在多年民间组织工作后,在自己家乡开展“好厝边计划”,维修传统围屋,开展景观建设,促进村庄与各方持份者(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在大漠雨村,从2016年开始至今有超过100个城市人来到这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彝族村落探索可持续生活。由于新村民不少具有民间组织或教育机构背景,因而当地新老村民之间的关系具有良性的互动。我们考察当地的返乡青年回到乡村所从事的工作,并撰写了案例。
在基本了解了国内外生态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乡村设计与生态创新》报告初稿。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与社区伙伴共同组织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的分论坛上发布了这份报告。论坛邀请了行业专家、返乡青年、设计师和政府官员参加,林震(北京林业大学)、孙君(北京绿十字)、郭子怡(深圳大学)、刘合成(湖北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之都国际创新设计中心许义兴等嘉宾就乡村设计与生态创新的主题做了报告。
▌项目三 社会企业参与垃圾综合治理的基线调研项目
一、项目简介
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关切到每个人、每个环节,因此,只有当个人、社会、政府、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垃圾分类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形成系统的循环体系,社会各部门的统筹和协调,才能解决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目前,针对社会组织在社区层面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评估报告。针对政府目前的相关政策也有诸多的分析。但对于参与垃圾治理的社会企业,虽然他们已经参与到垃圾的前端分类回收、过程中的收集和转运、以及处理厨余垃圾、后端的填埋和焚烧等环节,但其在以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为目标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二、项目目标
总目标:
探索垃圾综合治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平衡的运营模式,推动垃圾综合治理的创新途径。
分目标:
社会企业参与垃圾治理的基线调研,从而把握目前企业在垃圾治理这个领域的参与力度、所发挥的作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的效果和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分析目前参与垃圾治理的相关企业,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联动及合作的程度,从而整体把握企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局限性、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社会合力的制度安排和垃圾综合治理框架下不同环节的运营机制,初步构建社会合力的运营模式,通过建构垃圾综合的、可持续治理的联合体机制,开发垃圾综合治理的社会合力运营模式,并通过选择试点试验,开展行动研究计划。
三、项目产出
(1)被采访企业约15家代表,并整理出完整采访实录。
(2)社会企业参与垃圾治理现状报告及相关案例,包括PPT,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企业运营现状,社会企业在垃圾治理领域的整体运营系统与模式、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的可持续性等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社会企业的价值:在垃圾问题整体社会系统中的参与力度,在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下做出的贡献;
第三部分:社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及其局限;
第四部分:具体典型案例分析。
四、项目成效
了解社会企业在垃圾治理领域的参与力度,在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下做出的贡献,同时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及其局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社会企业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该项目在万科基金会的支持下,通过调研目前相关领域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垃圾综合治理不同环节的参与形式、参与力度和运营状况,以及社会企业基于未来发展的需求趋势,能够发挥的作用、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措施等等,进行研究和建议。于此同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政府在垃圾治理的相关政策,提出社会合力的制度安排和垃圾综合治理框架下不同环节的运营机制。
▌项目四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农业研究交流计划
旨在推进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国际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交流工作,活动包括:第一,赴美国参加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同与会各国代表就生态文明研究与实践进行交流;第二、赴国外学习交流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及技术,为生态文明政策研究提供借鉴。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三名代表于2019年4月18日至21日赴美国,参加了在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市举行的第13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会议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研究与交流部主任胡勘平做了主题发言,宣传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和成就,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看法。并走访考察克莱蒙生态社区。
本次参访交流,与会代表收获颇丰:一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外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顶层设计,也是惠及全球的发展战略,为全球各国都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灵感。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必须做到知行合一,通过传播理念、普及知识、提高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开花结果。三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学术界和社会组织国际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国家级智库机构可充分利用其平台网络的独特优势,在面向全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方面努力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可加强与国外知名学者、社会组织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西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