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守护大自然。
▌忠贞不二的伴侣
近期大热剧《三十而已》的话题“梁正贤是海王吗”,被刷上了热搜,导致好多人问:海王是什么意思?
人类社会多元、复杂的各种亲密关系,赋予了很多词新解,比如“绿茶”、比如“海王”。这里“海王”既不是指海神波塞冬,也不是DC漫画里的超级英雄,而是指暧昧关系众多的男性。
人类社会里,一对一的忠贞感情是珍贵的,但在黑颈鹤的世界里,是日常状态:一旦结为“夫妻”,终身相伴。
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于凤琴谈起曾经救助过的一只黑颈鹤,因其受伤被暂安放至附近村民家,导致其伴侣另一只黑颈鹤找不到它,一直盘旋在附近天空哀鸣,直至后来飞向雪山,极速的俯冲仰飞,撞山似地,似乎表达失去伴侣的悲怆。
其他志愿者看到此景,感动地落泪,于凤琴和志愿者们立即放飞了还没有康复的黑颈鹤。从第一次针对黑颈鹤繁殖地的调研到现在帮助人工筑巢,于凤琴已经坚持了7年。
于凤琴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资深会员,2009年度斯巴鲁保护野生动物奖获得者,2009年绿色中国年度候选人之一,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社区环保志愿者。如今年过花甲,依然在为野生动物保护四处奔波。
慈海基金会“爱莲说”生态智慧对话专栏第二期,特邀于凤琴老师就保护黑颈鹤,以及帮助人工筑巢进行了深度对话。
《仙鹤人工巢》 ▌“爱莲说”第2期
生命力是一种美,于凤琴老师与大自然生命结合在一起,她用自己的生命感应黑颈鹤的生命。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才能感受到与大自然的链接,感悟到生命力之美!
▌黑颈鹤:鸟类中的“熊猫”
黑颈鹤,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是世界上15种鹤中发现最晚、命名最晚的,目前全球约有11000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和国际鸟类红皮书将其定为全球急需拯救的鸟类。
“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农历),黑颈鹤春季3月中旬迁徙到繁殖地,秋季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伍和启博士介绍,黑颈鹤的越冬迁徙路线是:草海(贵州)→大山包(云南)→大凉山(四川)→邛崃山(四川)→若尔盖湿地(四川、青海和甘肃的交界)。
2014年,绿野方舟与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联手在黑颈鹤繁殖地的调研结果表明,因高原地区湖泊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干扰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自然环境的改变,使得黑颈鹤筑巢繁殖遇到了挑战。
北京林业大学鸟类专家郭玉民老师提出人工筑巢的“浪漫想法”,多方探讨后,筑巢点设在位于青海省尕日拉寺门前的青海湖边。
▌生命相伴
自2002年开始关注野生动物及生态保护至今,于凤琴足迹遍及全国3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000多个县(市),高原、湿地、沙漠、森林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从一名职业记者到野生动物保护行动者,于凤琴近10年来每年会花近9个月的时间,与团队、志愿者一起深入一线调查,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大量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和摄影作品,展现了野生动物生存状态。
对动物的热爱之心,让于凤琴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于凤琴认为,人应该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去真正了解自然,敬畏自然的每一个物种,如果缺乏敬畏之心,保护环境都只成为了一句口号。每一个物种,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物种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热爱自然,感受生命之美,以爱人之心爱万物,以体己之心护众生。
六年来,于凤琴和志愿者们共筑44巢,有24个巢被黑颈鹤使用,并养育出37只幼鸟。
2020年,北京慈海生态环保公益基金会支持北京绿野方舟团队开展人工筑巢保护高原黑颈鹤项目,尽最大努力帮助黑颈鹤生长、繁衍,在此呼吁相关同仁,各界力量来共同关注黑颈鹤,保护黑颈鹤。